多宝体育园林培训总结合集12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1-18 21:38:52    浏览:

[返回]

  开云体育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精湛、娴熟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教学[1]。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它是一种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型的高等教育,其培养的是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的人才,培养的是一线技术员,所以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环节的训练。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高等实用性技能人才的关键[2-3]。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职业教育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校内实训基地是实验室、实训场所、实训设备、教学导师、实训教学计划、实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实训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涵盖了实验实训教学、职业素质训导、教学竞赛承办、职业技能鉴定、社会技能培训、双师队伍培养、高新技术推广、对外增值服务等诸多服务功能[4-5]。

  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三段式,两联动”,它是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它是由园林工程技术的行业背景和要求所决定的,是综合行业工作程序,以园林工程项目工作内容为载体,结合学生学习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规律形成的。其中技术技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计约占总课时量的50%。技术技能的学习必须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训练来实现。校外实训基地由于距离学校远、教学管理配套设施不完善、教学成本高等原因,不能满足学生技能学习的要求,因此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制约本专业发展及人才输出质量的瓶颈。

  经过多次调研总结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景观设计与制图,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养护,花木生产技术员等3个工作岗位培养景观设计,施工、管理养护,园林花木生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根据这3个岗位群的技能、知识、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来建设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

  2.1 实验室 本专业目前拥有植物生理、种子检测、园林植物病虫害、土壤4个实验室,可以完成《园林植物》《园林苗圃》《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的实验项目。另有一个植物标本馆正在建设中,为《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等课程项目中园林植物识别与考核提供了实训平台。

  2.2 实训室 2008年园林工程技术技术专业作为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的辐射专业建设了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插花与花艺装饰3个实训室。2014―2016年通过国家师资专业点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对这3个实训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可以完成相关课程园林总平面图绘制、园林总平面图识图、小游园种植平面图绘制、居住区绿地设计平面图、花篮的制作、花束的制作等共46个实训项目的学习与训练。

  2.3 实训场 2008年学校在示范建设中,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园艺技术专业辐射专业,建成了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和园林工程实训场,由于投资所限,实训场设备不足,特别是园林工程实训场只进行了场地规整,园林工程设备及作为实训的园林工程施工要素未进行建设。

  2.3.1 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 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主要结合《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和《草坪建植与养护》等课程进行园林树木、草坪、花卉的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越冬防寒等实训项目。有草坪修剪车、草坪修剪机、打草机、打孔机、修枝剪、绿篱剪、高枝剪、油锯、打药机、打坑机等仪器设备。

  2.3.2 园林工程实训场 园林工程实训场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该实训场包括设备维修保养实训室、沙盘工程施工实训室、园林施工放线演练区、灌溉系统施工安装演练区、植物造景实训区。服务《园林工程》《园林测量》《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

  2.3.2.1 设备维修保养实训室 主要是存放和陈列存放、陈列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必需的园林养护机械;园林机械的保养、维修、示范及练习;操作示范园林施工器械的现场教学;园林专业学生设计、施工作品展示。

  2.3.2.2 工程施工沙盘模拟演练实训室 内有1个主沙盘和7个子沙盘。主沙P供学生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等课程的学习,作为经典园林作品的示教道具和教研、教学活动中已完成的园林工程项目的展示。子沙盘主要是学生模拟操作演练区,可进行道路、广场、水池、坐凳、花坛、微地形、亭台、廊架、假山、雕塑的施工演练,所需材料由缩小规格的真实材料或仿真预制品代替。子沙盘均可进行安装拆卸,对学生通过模拟施工形成现代设计理念,积累竖向设计体验,对提供潜育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子沙盘针对园林施工的7项核心施工内容,供学生进行园林工程各施工要素的施工流程学习,施工方法学习,施工管理规范学习。

  2.3.2.3 园林施工放线范围作为园林施工放线演练区,所用仪器及工具都已具备,不需要另行购置。该区主要用于园林测量教学、园林施工放线 灌溉系统施工演练区 在学校南区划定在2 000m2范围作为灌溉系统施工演练区,主要为学生提供园林绿化灌溉管线安装的练习,在该区域学生可以进行管材识别、各种绿化管网安装布置的演练。

  2.3.2.5 植物造景实训区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本地常见园林植物的造景方法和造景流程,通过实际动手训练提升专业技能,可以完成植物造景、立体花坛、绿雕的施工展示。通过展示植物造景的作品来体现高职园林工程技术学生的实践成果,同时可以锻炼和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

  园林专业的在校学生按照班级划分片区,负责校园的绿化养护工作。后勤派出1名技术工人进行统筹协调,每个班级指定专任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和技能考核,同时结合《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等课程的实训项目和教学实习完成树木、草坪、花卉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移栽、浇水、施肥、越冬防寒等项目,保证校园干净整洁、生气盎然,体现农业职业院校的特点和职业氛围。

  2016年5月,园林工程技术专业2014级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一个时钟花坛的设计、施工和养护,完成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工程概预算》等课程项目的实训,同时将学生的作品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体现了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的专业水平。

  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完全由专业教师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与养护工作等都是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可以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同时是开展对外服务的窗口,每年开展对外服务项目20余个;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开展了8项校级课题,2项地厅级课题;满足每年的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和学生的职业技能大赛的需要;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已经承办了4次新疆尔自治区级“景观设计项目”技能大赛,这与本专业校内实训及的的建设和完善是密不可分的。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地基地充分体现了先进性、开放性、共享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及运行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本专业在行业和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影响力稳步提升。

  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后,《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工程》《园林测量》《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制图》等课程可以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整体上提高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度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特点,是高职学生的立身之本。高职院校发展的好坏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是息息相关的。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质量,决定了专业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教师的培养水平。因此,建设高水平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与校园景观绿化养护的结合,对专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陈毓惠,汤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3):281-282.

  [2]戴桂荣,张泽.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9):23-25.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有计划系统地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风格与特征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园林技术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诸如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够、专业知识创新应用能力不足、专业思想不稳定以及职业道德素养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林专业人才在改善城市环境、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根据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发展特点及人才定位,如何通过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社会、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广泛的调研与学习,结合江苏省对园林技术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原来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改为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新模式,并进行了实践。

  园林技术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可以总结为:第一个1表示第一学年,学生在两个学期每个工作日的上午进行必要的人文素养、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工作日的下午和周六周日的部分时间,根据专业要求,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进行必要的生产劳动实践、请园林相关企业老总和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参加企业培训以及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第二个1表示第二学年,学生进行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职业必备操作技能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第三个1表示第三学年,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实习单位要求和实习内容,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一起对学生某一方面的职业技能进行强化培训,最后在校内外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针对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设计。

  依据培养方案,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尝试模块教学。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共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以及实践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必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园林植物栽培类课程、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以及园林工程与施工管理类课程;职业素质拓展类课程模块主要为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模块包括生产实践、专业见习、专业综合实习实训以及毕业实习实训。

  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可使本专业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园林专业就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进行了必要的增补和整合,如在文化基础课程中增加了大学语文和环境资源概论两门课程,将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以及农业气象三门课程整合为园林植物栽培基础课程,将园林史、园林美学以及园林设计初步整合为园林规划设计基础课程,将素描、水彩与水粉整合为绘画课程。

  由于当前的许多教材多为全国性教材,普遍性知识过多,而地区针对性不够,因此,编写校本教材是较好的解决方法。对于专业基础课程,我们强调适用、够用、实用,如在园林植物栽培基础校本教材中,增加园林植物知识,减少以往教材中过多的农作物知识;在园林植物栽培类专业课程中,根据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资料,我们重点强调华东地区常见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技术以及市场前沿园林植物的介绍;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中,根据园林行业动态,适当减少纯理论知识内容,重点围绕职业技能要求编写教材;在综合实训指导书的编写中,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调研结果,强化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小游园景观设计、屋顶花园设计、垂直绿化景观设计及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等项目的实训实习,与行业发展保持一致。

  教学方法上,我们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中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改革,即由教师根据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在花卉栽培、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园林工程与施工管理、园林树木等课程中,进行项目式教学方法改革,即将上述课程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整合出若干技能培养项目,教师对该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技能等进行集中讲授。[2]如在小游园设计项目式教学中,几名专业教师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园林工程及施工管理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融入到项目中,教师全程参与指导。

  由于园林技术专业一些课程的特点,以往由1名教师和实验员一起进行实训指导的效果不太理想。如在绘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中,由于指导每名学生的时间耗费较长,我们实行由2-3位指导教师和实验员一起同时进行实训指导,显著提高了实训效果。另外,在每学期的实习教学周中,根据课程开设情况,实行几门专业课程综合实训、专业教师集体参与实训指导的办法,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模拟工作过程。此实训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如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园林仿真实训,如校内实训基地树木园的规划设计、学校小游园的景观设计等;二是到利用本地园林景点及国内著名园林景区进行综合实习实训,如在扬州瘦西湖风景区、苏州园林、杭州园林等地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配置等课程综合实习实训。通过以上这些做法,可以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良好。

  园林技术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职人才,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实践,不但可以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在大量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在指导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圆满完成 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循环,把班杜拉认知理论体系中三元交互决定论的环境、行为和人的主体因素三要素做到了完美的结合,达到了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3]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专业教育,首先应该是素质教育,学生要在先成人的前提下方能成才。该培养模式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使学生在毕业实习及今后的就业中可以留得住,有效解决了目前本行业普遍存在的毕业生怕吃苦、流动频繁的问题。另外,该培养模式中开设有大学语文、环境资源概论、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及实训中重视人文素质、强调团队协作与统筹,培养学生分析事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可以很快适应就业岗位,并为学生毕业后的后续学习、终身学习给予了指导。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4]本培养模式中三个1的核心均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第一个1,可使学生初步了解接触专业,了解岗位职责,为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个1中,通过基础课程整合,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践技能训练项目,并定期进行技能考核,在毕业前全部学生需取得园林行业中级职业技能证书,部分技能突出学生可以获得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第三个1中,教师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一起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及毕业实习中的技能操作进行及时指导,并通过集中授课、技能操作示范等对学生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强化培训,为学生将来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园林技术专业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我们最近一次调查,喜欢此教学模式的同学和家长占总调查人数的92%;二是,加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生实践项目的增加同样对教师的教学及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通过聘请行业能手等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对专任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起到很好的传、帮、带的作用。同时,由于园林行业自身的特点,通常一个园林企业只能安排3-6名学生实习实训,这与一些工科专业可将许多学生安排在同一个企业不同,因此,本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大量企业的参与。而由此涉及到校企合作、经费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在培养模式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和解决。

  [1]杨杏芳.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6):69-72.

  [2]邓小妮.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16):48-50.

  [3]丁夏君.建设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73-75.

  [4]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8-20.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凸显出来,实操技能好,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很受欢迎,缺少实训和实操的毕业生会受到冷落,以技能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思想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导向。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一体化教学,在 “做中学、做中教”,创造真实的实训环境,达到“零距离”上岗,提升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建设了55亩的园林艺术实训基地,集教学、科研、实训、实习、技能鉴定为一体,使职业技能的培养得到保障,毕业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为适应2000年来园林专业蓬勃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园林行业对园林职业技术性应用人才的需要,缩小毕业生从学生到岗位适应的时间,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投入百万于2003年5月在花都区花山镇建设了占地面积55亩的一个以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实训为主,兼备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艺术教学实训基地。园林艺术实训基地在建造上结合了西方园林和中国园林特别是岭南园林设计的通用特点,功能上更加突出“教学、实训、艺术”的理念。在营造上更加注重“实训、展示、服务、科研、培训”的基本功能要求多宝体育,于2005年6月投入使用。

  建设实训基地目的用以学生实习实训,故在整体规划布局采用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空间设计与现代规则式园林空间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整个设计风格将东方式园林特别是岭南建筑园林和西方园林有机结合;即展示了各园林类型和设计元素,又能集中体现教学和实训功能,在植物配置上尽可能将植物各科属的植物囊括其中,选用市场上常见的植物种类,并重点展现棕榈科、桑科、豆科、夹竹桃科等南方常用树种和花卉。

  园林艺术实训基地总体以主干道、中心构架亭、水池和假山水景为中轴线,所有景观和实训场地按照此中轴线进行处理,期间现代的树阵广场结合展示用的草坪、花卉品种进行园林规则处理,加上流线型水池景观及喷泉组合、丰富的水池边小空间处理、开放式草坪空间这些景观规则式的穿插在里面;同时利用地形空间收放处理,运用以小见大的设计手法将实操区、岩石区、果园区、园林艺术展示区、植物整形区、水景区和盆景区等教学实训区用园路或水景串联起来,加上溪流景观处理这些自然式园林设计手法,充分的让学生行走在园林艺术实训基地每个区域都能体会两种不同风格园林设计空间处理的方式,为教学提供展示的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空间设计与现代规则式园林空间设计两个园林设计方式进行直观、真实的学习、体会。

  根据园林艺术实训基地的基本定位和建设的基本原则,园林艺术实训基地在建设中必须体现“实训教学、展示、培训、服务、科研”的五大功能。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素质,这就赋予园林艺术实训基地在功能上满足园林及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为学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中级多宝体育、高级的职业技能培养及专业的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现场实训。

  园林实训基地内可在园林植物种类、植物配置、置石、园路、水景、盆景、陶艺作品、模型作品等提供展示,通过展示让学生或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园林及园林相关领域的一些设计基础、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使学生或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更加直观的掌握书中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在实操中的指导性作用。

  在园林实训基地中,园林及园林相关专业教师可以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在满足教学和当地园林园艺行业发展的需要的同时,更好地为现代园林园艺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服务。

  园林艺术实训基地除满足校内园林及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以外,还可以为企业或一些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提供园林行业中的各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为这些企业和社会鉴定机构在对社会再就业、下岗人员、职教师资、农民工等人群提供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培训服务。

  园林艺术实训基地除为广州市政职业学校提供教学、科普等服务外,还立足于为花都及广州周边地区的大中小学校的学生提供学农体验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为广州一些企业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在绿化工、花卉工、假山工等工种提供培训、鉴定场所。

  园林艺术实训基地是校内实训基地。在教学上把过去上课和实训分开进行的环节可以教学与实操同步,在工作实操过程中学习。该基地能有效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有效教学的效果。让任课教师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融理论课堂与实训场地与一体,并将理论教学搬入实训场地,提高学习时效性;将理论成绩考核与基地实操成绩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生产实习的师傅,在实训过程中,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任务式教学模式,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专业学习;教师在完成教学、科研的同时,可面向企业积极开展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学生边学理论边开展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针对性。

  该实训基地建设使用,强调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各实训项目的开展,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在教学中过程遵循“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既“工学结合”、 “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更结合现代园林发展各领域进行针对性的植物识别、栽培养护、植物造型、育种嫁接繁殖、移植、盆景制作、陶艺制作、建筑小品设计与施工、各园林设计与施工、景墙设计与施工等实训项目,在真实的环境中学生体会从设计到施工的过程,在“学和做”中熟悉工作流程,及时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其专业职业技能的水平,并在学习中通过各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绿化工、花卉工等多工种的通过率。该实训基地开展的项目,学生均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上岗,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提供实用人才。实训基地的使用,使学生有很多机会进行技能操作与训练,由于实训基地设计的工作场景与真实的工作岗位相近,学生在经过实训后其技能水平接近实际岗位的要求,能在最短时间适应企业的岗位,在就业市场有很好的竞争力。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学好园林规划设计也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设计手法的基础上,注重园林艺术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一些中小型园林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笔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现将此次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实施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以前在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实体验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收集对自己设计有帮助的资料和素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让学生多参观、多调查、多感受、多总结,即“参观―调查―总结”模式。

  具体教学设计过程是:参观,带领学生多出去看一些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败的),要求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使用过程中,感受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说明。调查,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时,以小组的形式对常用的造园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方法进行调查、记录,记录时有相关的实训表格。总结,是通过对现场的参观、调查,对该处园林绿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综合小组成员的观点,提出大家的看法与认识。

  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有关实训任务,就是为了增加每个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最后来完成实训成果。这也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

  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调查与记录,要求学生必需学会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总结说明调查结果,这样可以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通过参观、调查、记录,学生可以收集一些设计优秀的作品,作为今后方案设计的素材,为设计思想的表现奠定基础。

  在我们的实训教学设计中首先就是外出参观,多数学生认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训教学就是去逛公园、去玩耍。学生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参观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参与者的角色,这种认识是非常不可取的。

  实训成果就是以小组的形式交1-2份实训报告、总结以及一些主要景点的效果图。从报告、总结及图纸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实训成果不能体现一个团队的合作,而是某个人的观点;有些学生作为小组成员,但实际并未参与小组的各项活动。

  从实训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实训的全部资料都是由教师来准备,学生只是辅助教师来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与统计。而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缺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这一点值得思考。

  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变化,学生总体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相关专业学制的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结合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针对传统实训教学模式运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方案。

  参加此次实训教学活动的为2009级园林技术专业一、二、三班,参加实训的人数为116人,学制两年,实训的时间为每班2.5天。现以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根据教学的进度及实训时间的安排,这次实训教学题目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拙政园的欣赏与表现。

  实训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通过这次实训要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立意、造园手法等方面有所了解与认识,提高徒手绘图的表现能力。从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目的(见表1)中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先去查阅、收集与拙政园有关的资料,从资料中整理出我们需要的几个方面。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解决,一是网络,二是图书馆资料。通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最后通过图纸的表现来说明自己对拙政园的了解和认识。

  实训内容是在实训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查阅、收集的相关资料。通过实训内容(见表2)的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而不是无从下手。让学生从被动、机械的学习转向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生在本次实习中的位置由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这次实训内容的设计非常概括,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列出,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要求是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遵守的规范(见表3)。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各项任务,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

  实训作业也是实训教学的最后成果或作品,这次实训教学的成果既有文字材料,也有相关的图纸表现(见表4)。能够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情况。

  评分标准是参与教师对学生成果作品的评价,这次实训教学侧重的是对学生图纸表现、资料整理、实训总结三个方面的评价(见表5)。

  这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训练,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所有的工作由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完成,教师仅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该实训教学方案把教师定位在一个“观赏者”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参与实训评价的教师为3人,参考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具体实施分以下几个步骤:

  每位参加答辩考核的学生都必须携带图纸和相关的资料,向参与评价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包括班级、姓名、学号等内容。

  向参与评价的教师展示自己所绘制的平面图,并对图纸进行相关的说明解释。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己对某个古典园林的认识程度,其中包括功能分区、主要景点、著名景点、建园的目的、立意等。介绍学生自己所选择的景点并进行相应的说明,要求言简意赅。

  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汇报时的情况,参与评价的教师一般提出1-2个问题要求其进行现场解答。提问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独到之处进行。

  这一步是学生在进行汇报结束后要完成的内容。也是实训成果的内容之一。通过这样一次课程实训教学,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要求学生会总结。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的成果评价主要依据参与评价的教师评分、学生提交的实训作业两方面汇总产生。通过对三个班级的分析(见表6)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每位学生的现场展示时间在13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该如何来讲述内容、回答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准备。现在学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材料,但对于这么大的信息量,如何进行整理汇总,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思考与摸索的一个问题。通过这次实训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现场的提问与回答,对学生随机应变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许多学生平时在这个方面没有锻炼过,而通过这次实训他们知道了自己该如何进行答辩前的准备。这是学生在答辩结束时说过的话。从知识运用的角度看,学生学会了如何将相关知识进行组织、联系,从以前的被动、机械的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了。

  许多学生很少有机会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次实训教学,他们在教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这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这次实训教学把学生进行现场答辩的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学生完成自己实训作业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每次参加评价的教师尽量是3位,涉及到教师工作量等诸多问题,所以人数不能多。今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一种能够几者兼顾的方法。

  随着社会人文和科技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园林专业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培养出适应城市化迅猛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园林专业的专门人才。从专业结构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覆盖的领域迅速扩大。从城市到农村,涵盖了一切人居环境的美化活动。在新疆,园林企业的数量呈快速递增趋势。依据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专业岗位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工作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园林建设与管理人才。具备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城市建设部门、园林多宝体育、花卉企业从事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等岗位要求。为满足社会及行业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园林科技学院承担学校绿化养护及嘉禾新居居住区绿化种植项目的实施,对顶岗实习及预就业实习企业的调研,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了“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新疆园林行业发展和园林专业现状,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线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切入点,以新疆园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基于新疆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程序,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三段式指学生能力培养,分三阶段展开,即是第一阶段在校内培养绿化养护能力(实践教学与教学实习完成);第二阶段在合作企业的施工和设计项目中培养施工组织、设计能力(顶岗实习完成);第三阶段在预就业单位培养社会工作能力(预就业实习)。两联动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广泛与企业合作,每个教学年度开始前向企业征召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项目,即企业施工项目等于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工程任务联动,实践教学时间随工期机动,第一二学期教学实习为主的时期为一期联动;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为二期联动;最终实现就业能力递进。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是综合行业工作程序,以园林工程项目工作全过程为载体,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规律而形成的。其中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约占总课时量的50%,技术技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计约占总课时量的50%。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约占技术技能教学课时的60%。

  1.第一学期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第二学期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及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学期,根据季节以企业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加强技能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时期,教学实习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及昌吉周边苗木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结合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生产任务(项目)与课程内容的高度结合,实地技能学习和操练,通过1~2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将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的技能,能够承担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工作;而此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知识和技能又是学生3~6学期要学习的知识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教学实习即为第一阶段“联动一期”。

  3.第三学期为专业及专业核心课学时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场、实训室完成初级训练。

  4.第四学期主要为顶岗实习教学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外58家合作企业,使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具体岗位,完整地完成企业中的一个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技能学习、技能检验与行业实践。并且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所学技能相互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6.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预就业实习阶段,确定自己的就业岗位和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这个时期为“联动二期”,也是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形成期。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深入开展职业岗位调研,凝练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国家绿化工、花卉工、预算员、绘图员、施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现工学结合、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开发,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标准。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之上加大了各门课程的开发,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设计,按照每门课程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处的环节设置相应的知识内容,根据真实工作过程设计相应的情景进行教学,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不脱节。

  2.深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成绩评价体系。打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训项目进阶式通道,以精品课程为支撑,合理划分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从基本技能逐步向核心技能提升的进阶式实践课程体系。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合并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教学时间,突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课程设置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的统一,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园林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依据企业调研及校园绿化、嘉禾新居绿化工程实施操作,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对职业工作岗位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分析,由岗位群―主要岗位―典型任务―核心技能―核心课程―课程群,开发课程和核心课程。

  1.岗位群。园林植物生产管护岗位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群;主要岗位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岗、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施工内业岗、景观设计岗。

  2.核心技能。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技术、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园林植物培育土肥水管理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施工放线、管网布设、大树移栽、识别工程设计图、常用工程材料识别、编制园林工程流水施工组织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网络图计划编制、园林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园林工程施工图工程量计算、园林工程各项工程量计算规则、园林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写、园林设计平面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

  3.核心课程。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4.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21门,其中,专业基础课10门,包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制图、园林测量、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美、园林苗圃、园林植物学、园林文件撰写、园林建筑技等;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专业拓展课程4门,包括园林法规与标准、插花与花卉装饰技术、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园林史;公共基础课程9门,包括英语、体育、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等。

  高职院校的优势就在于创建与众不同的、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这就有赖于一支由学术人才、技术人才领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采取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施工、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带头实践锻炼;同时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即外聘兼职教师)。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辟专业建设有效途径。目前专业教师团队已有33位专兼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11人,占3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2人,占70%。

  如何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互惠互利合作运行机制,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突破点。为此,我们制定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并做如下工作。

  4.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监控专业和课程建设。

  5.定期召开一次校企座谈会:探讨专业建设;解决顶岗实习中合作教学管理问题;宣传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概况,发放职业教育理论文章,使企业了解、认同学校多宝体育,支持职业教育。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先后建成实训室3个:《园林制图室》、《园林规划设计室》、《花卉装饰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场2个:《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在教师教学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目前已有51家校企合作企业,确保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带薪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为专业教学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及毕业生毕业班后的发展轨迹,建立并完善用人单位、行业联合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共同方参与的“多元化、多维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及数字化评价系统,减少人为和操作失误,形成循环、动态、开放、不断完善的网上评价体系。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与市场需求相接轨,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相接轨,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相接轨。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教学行政部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监控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质量。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工作任务要求引入教学内容评价;将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融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建立网上评价系统,将专业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公示于众,接受用人单位、行业联合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的监督与评价,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来源: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J40:园林专业“一体两翼三结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园林专业是生态、植物、建筑、艺术设计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发展起来的复合性学科,高职园林专业培养服务园林工程建设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被列为高职示范性院校部级建设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为陕西乃至西北园林事业输出了大量专业人才。

  经过多年的实践,专业已经走出规模发展的阶段,逐步进入内涵式发展,即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专业的内涵与质量,形成品牌与特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将“一体两翼三结合”的实践教学建设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打破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根据“突出实用、服务当地、满足需求”的指导思想,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夯实基础、拓宽就业口径为导向,探索形成 “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把教育教学、企业经营和学生培养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行业一线进行调研,组织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与学科专家进行园林生产建设过程分析,提出行业就业岗位,列出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需技能,进行课程开发。通过研究确定了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四大职业岗位:园林工程施工岗位、园林规划设计岗位、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岗位、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参照国家执业资格和行业工种设置,确立了与之相对应的四项核心岗位技能。培养的毕业生要求适应职业岗位群,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将四项岗位技能作为实践教学一级模块,细化出实践教学二级模块,再分解二级模块列出单项技能训练,制定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使得教学有递进性,整体有系统性。以目标倒推法进行课程开发,整合项目课程,形成知识、技能和素质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初期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掌握了园林植物识别、园林制图、材料识别等单项技能。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认识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结合园林艺术课程开展专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园林有深切全面的认识。近些年专业开发了昆明园林线、江南私家园林线、北京皇家园林线、岭南园林线四条线路,让学生以艺术欣赏的眼光认识园林专业的建设成果和涉及范围,明确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习欲望和热情。教师从专业分析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讲解,增强专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中期开展课程模块综合训练,培养专业核心技能。园林专业的课程综合训练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园林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园林规划设计综合实训、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综合实训模块。通过设置与企业实际项目相结合的生产任务,开创工学一体的生产性实践教学。以任务驱动、小模块向大模块推进、项目轮训为模式的实战训练,使学生体验了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整体连贯的工作过程。

  毕业前通过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是在三年级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为主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全面有效的检验方式,也是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形成职业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落实具体岗位,参与实际生产,学习企业运作、技术实施、设备运行,领悟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形成全面的职业综合能力,从而在就业时达到技能强、上岗快、留得住、受欢迎。

  依托部级、省部级、院级项目支持,从师资、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多方面加强建设,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基础保障。

  实验室是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场所,主要满足单门课程实验实训需要,培养学生单项实践技能。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已经建成的有园林绘图室、园林手绘室、园林测量仪器室、园林植物标本室、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房、园林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造价实训室及录播教室,并制定了配套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

  园林工程综合大厅是使用率较高的园林专业综合实训大厅,其面积大、功能全、设备先进。大厅长30米,宽16米,对外进行专业教学成果展示,接待上级视察指导及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对内主要满足专业多门课程实践教学及部分课程实训。内设假山模型、园路结构模型、地形地貌模型、著名微缩园林建筑结构模型、颐和园沙盘、现代园林景观沙盘、园林喷灌模型等,有立体构成、园林插花实训区,还有园林手绘、园林制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设计等优秀作品展示区。

  农林综合实训基地是2005年由中央财政资助建设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面积最大的农林类综合实训基地,占地4万平方米,集生产、实训、培训功能为一体,是陕西省重点实训基地。基地建有全智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苗圃,开展园林花卉、苗木的栽植繁育并对外销售、租赁,将生产与教学有效结合。室外建造了自然式小游园,划分有园林工程材料及施工场地,开展施工放线、微景观施工等。东北角建有一座五开间梁架式二层大厅,底层分为现场教学区、操作实训区、学生作品展示区、园林机械区四个功能区。二层钢制观展台为廊道式,挂有历届学生综合实习及毕业设计展板。基地主要满足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测量、园林艺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沙盘制作、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机械等课程现场教学及实训操作。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与园林企业联合建立的教学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先进成熟的工艺流程、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是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联合办学的重要举措。[1]结合学院“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园林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原有园林规划和施工公司的基础上,新增园林绿化苗木生产销售公司、室内花卉租赁养护公司、园林养护管理公司、生态旅游开发公司等。并进一步拓展地域范围,由陕西扩大至北京、浙江、青岛等地,结合工程项目提供教学参观、暑期学生实践锻炼、毕业生顶岗实习等。

  通过实施“锻炼、进修、培训、引进”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青年教师暑期深入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行业发展动态,积累实践教学案例;专职教师通过申请可到相关大学、企业进行1―2年的脱岗进修,或暑期到德国、香港等国外合作学校和企业进修;引进专业导师到校进行教学手段及方法、心理学等供需课程培训,举办德国、澳大利亚教育教学技术培训。聘请有工作经历的兼职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加盟教学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库”。组织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院校同行合作成立教材开发项目小组,紧密结合专业生产实际,完成了国内首套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指导教材,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实施过程中与企业发展、技能证书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使实践教学成果更丰硕

  以学院“百县千企”工程为平台,选择大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参与园林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团队教师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支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多宝体育。为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在职员工的职业培训,提供人才支持。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充分享受到学校人才和技术资源的优势,为实现真正的人才共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托学院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将各项技能训练与园林行业特有工种训练相结合,技能考核与岗位工种测试相结合。开展高、中级风景园林施工员、风景园林设计员、花卉园艺师、绿化工等5个工种的校内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毕业生的双证书率达96%以上。校内开展花卉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微景园施工、手绘表现技法等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及地区举办的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大赛。通过这些活动,既促进了学生专业学习热情,也是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检验和肯定。

  园林企业关于毕业生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排在第五位,而更看重毕业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团队、比武、竞标等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实践创新等社会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善于钻研、分析解决等方法能力,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职业修养与扎实的专业技能相结合才能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师资队伍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培养更多优秀的园林建设人才。

  [1]杨群:《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安徽农学通报》2012年第18期,第174-175页。

  目前从我国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潜力、自我认知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

  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实践教学条件,以达到普通高等院校以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目的。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为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场所,包括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实训教学计划等软件建设,它是开展实训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实训基地的建筑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全面的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构建起既能够培养出创新型的园林专业人才,又可为园林科技推广和示范作出贡献的现代化教学基地。

  园林专业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有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它包括课堂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生产实习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系统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合格园林专业人才的基本保证,缺一不可。然而,从目前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的实践环节来看,普遍存着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学生在完成课程实习和教学实习之后,往往在没有经过实训教学这一环节的情况下,就直接到相关园林管理、设汁和施工单位进行生产实习。这种实践体系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学生未经实训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训练,园林实践能力较差,在实习中不仅不能帮助生产单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反而会给单位带来生产管理上的不便。

  (2)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单位,本身工程任务繁忙,很难抽出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而且生产单位一般都难于接纳成批的学生进行实习,老师也无法进行全面的跟踪指导、导致学生的实习效果不理想。

  (3)这种实习虽然实践性强,但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学生往往无法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系统的实践训练。因此,为了加强园林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必要强化实训教学这一薄弱环节,建立合格的园林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符合教学要求的、全面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训练。

  园林实训基地除了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外,还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科研、通过产学研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地的利用率。可以开展以下工作提高实训基地的效益,第一,可以对外开展培训和考核服务,可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基地和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鉴定基地;第二、可以向园林科研单位、其他教育机构开放,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可以利用基地提供园林技术服务,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活动。总之,园林实训基地要建成具有教学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科研开发功能的综合性基地┆。

  园林实训基地主要为园林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因此,应根据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硬件规划和软件规划。硬件方面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实习项目,配备先进实用用的设备设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区,合理规划,合理建设;软件方面则需组建合格的师资队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根据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园林植物教学区,园林建筑与工程教学区,交流展示区和生活管理区┆。

  园林植物教学区是为学生提供园林植物造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实训场所的区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区。在本区选用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按照不同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法进行植物造景。表现各种园林植物景观效果。学生可以观察植物景观实例,领会本地植物造景特点.并通过在此区的实训、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种植、大树移栽的基本原则.掌握园林树木造景设计、草本花卉造景设计、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设计、草坪设计、水生植物造景设计等基本技能。

  (2)造型植物养护区。本区必布置不同造型的植物。用于对学生进行修剪训练,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观赏草坪区。本区可展示常见草种的成坪效果,比较平地草坪、坡地草坪、高尔夫球场草坪、足球场草坪等不同类型草坪的草种选择和建植特点,井通过实际草坪建造训练,掌握草坪设汁、施工和养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草坪养护机械的使用及简单维修方法。

  (4)盆景区。以展示盆景为主,通过观察,使学生掌握盆景布置的要点和技能。并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盆景制作原理,盆景制作、养护管理,盆景的陈设与欣赏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制作出一定数量的盆景出售。

  (5)园林苗圃、温室区。提供园林植物苗木、花卉生产、经营管理实训场所。并要求每年能生产、出售一定数量的苗木。通过在此区的实训,使学生系统掌握园林苗木生产、温室花卉生产、苗圃经营管理的基本环节和技术措施。掌握花卉栽培用具、机械、灌溉设备的使用,施肥的方式方法等操作技能学生结合苗木生产活动,可以了解苗木生产的整个过程,系统地掌握苗木生产技能。

  园林建筑与工程教学区包括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2个部分,通过园林建筑和园林景观小品的展示以及部分园林工程的施工操作达到实训目的。

  (1)园林建筑与小品区,本区提供园林建筑等课程实训场所。在本区中使用一定面积设置园林小品起样本示范作用,并留出足够面积的空地,提供材料由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布置园林小品。通过在此区的实训,使学生学会设计园林小品、点缀游憩小建筑,掌握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园林建筑的设计方法,提高绘图技能。培养学生设计素质、丰富空间想象力。

  (2)园林工程区,提供园林工程实训场所。在本区中布置园林假山、园林喷泉。并留出较大的空间.提供材料由学生设计、制作、布置园林假山、喷泉、铺装园路。通过在此区的实训。使学生从假山、喷泉工程、园路铺装入手.掌握园林工程造景技艺和工程设施、施工等知识。

  交流展示区主要功能是进行课堂教学、学术交流和室内作品与科技资料展示。配备多媒体课室、美术室、设计室、艺术插花室、模型制作室等实训教学用房以及植物标本室、优秀园林设作品和现代园林科技成果展示室。

  生活管理区布置供管理人员办公、对外接待及举行学术会议用的办公区,一般建设一幢办公楼。另要安排学生住宿、食堂用房。

  (1)应做到布局合理,在项目确定的情况下,根据现状因地制宜地安排各功能分区,一般按内容相近、课程相近的原则进行分区布置,基地的结构与布局要利于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突出训练项目的实用性。在造景上要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并加以有效改造、创造 出有山有水的园林式景观,这种山水兼备的复杂地形也可成为学生进行测量实习的理想场所。

  (2)布局时注意各实训项目间的联系与顺序,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及施工的流程来安排,从方便学生操作及便于教学管理为原则进行合理的布置。

  (3)对于一些必须在现场进行的训练项目,尽量模拟出环境的真实性,如坡地植物景观、水岸植物景观等。对园林建筑施工技术的实训,可创造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进行脚手架搭设、砖墙砌筑、钢筋绑扎焊接、模板组装、混凝土浇筑等一系列训练。

  (4)建造一些能够展示施工不同阶段的未成形建筑和工程设施,如在地面上展示园路施工的不同阶段(地基、基层、结合层和面层)┆。

  高水平的实训基地、高质量的实训教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实训基地的建设,指导教师的素质能力是关键。深化“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提供实训基地建设人才支持。“双师型”教师短缺是目前一些地方院校实训基地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拓展实训教学队伍建设┆。

  (1)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了解教师本身所从事的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将其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也可以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训教学环节或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2)积极引进行业生产和科研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教学带来行业生产的发展动向以及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信息,还可以带来行业和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信息,对本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也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人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起“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考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标准和办法,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薛 峰,李 伟.浅析应用型高校发展实训基地的策略创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207~208.

  李宏彬,郭春华.园林实训基地规划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6):224~225.

  张春满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探索.职教论坛,2010(3):66~268.

  李 伟,易秋香.关于应用型高等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科技信息,2009(3):344.

  当前,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呈上升趋势,技能劳动力的素质结构越来越趋向复合化,传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将不断得到改造和提升,而复合技能型人才和知识技能型人才队伍将不断壮大。所以,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特别是注重培养有良好职业素养、过硬职业本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通常是指接受过一定专业教育并拥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实用人才[1]。这些人是生产中的技术骨干和生产现场的灵魂,他们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在生产分工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具体工作任务的具体操作者,其地位无可替代。

  在欧洲发达国家和地区,技能型人才早就被普遍认同,并得到长足和健康的发展。但在我国,由于长期推崇精英教育,重视研究型教育,忽视应用型教育,致使人们对“职业院校”“技能人才”等字眼十分敏感,很多人不让孩子上职业院校,认为只有成绩差的人才去读职业院校,这种学校很差,学不到什么东西,毕业出来找不到工作等等。因此,要让职业教育真正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道路还很漫长。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要求的逐步提高,整个园林行业发展迅速,国家对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同时,同行竞争也愈来愈烈。笔者所在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顺应市场需求,自2006年开办园林专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a多时间。几年来,我们针对自身的实际办学情况,结合地方行业背景与专业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不断进行着探索与实践,每年不断完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技能实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念: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技能实训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与改革,本专业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方面收到明显的效果,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3.1 适应园林行业需求,确定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园林行业较大的市场需求量和竞争,我们主动深入省内与我专业有合作关系的30多家园林公司走访,同时要求班主任与毕业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就专业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和访谈,认真记录、整理往届毕业生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素质和能力培养、就业需求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往届毕业生成为本专业的的信息源和形象代言,使用人单位成为本专业最好的宣传员,不仅可以打开园林专业在省内各园林相关公司的就业之门,还掌握了园林行业人才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需求特点。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主要面向苏中地区,培养以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园林绿化和园林生态为综合基础,从事风景区、公园及各类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及园林工程施工等一线工作,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城市园林绿地设计与施工、园林植物繁殖及栽培管理、园林苗木的营销、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招投标、园林建筑设计及施工等职业岗位。

  3.2 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园林专业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它涵盖了很多学科,包括生物生命科学、建筑规划设计、工程与材料、艺术美学、人文历史、、环境生态、信息技术、法律法规等众多领域[2]。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园林专业人才,我们每年暑假,都会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注重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力度。每年都会邀请行业不同企业专家,特别是从事多年园林绿化施工的一线人员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实训项目和技能考核项目进行讨论,共同创建了包含“专业认知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顶岗实习”5个能力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3]。

  3.3 适应不断变化的园林行业职业技能需求,适时调整课程结构 园林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整个园林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使之对园林人才的需求自然也随之变化。所以我们的课程结构也在根据变化的行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针对园林行业目前对园林设计在计算机辅助制图的需求,从2008开始逐步增加了平面设计PhotoShop、园林AUTOCAD、3DMax、Sketchup等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并不断改进,进行课程合并,现将几门课程并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一、二),并建设两个配置较高的专业机房,满足学生的上机实训要求;基于园林专业对植物的系统需求,自2013年起,将园林树木、园林花卉课程合二为一,变成园林植物一门课程,更为系统全面地讲授植物知识,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有连贯性、延展性;鉴于目前工作中对园林工程施工人员的高要求,自2009年起逐步增加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监理、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园林机械等课程的比重,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机械等相关技能,更好地为就业服务。同时,为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突出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我们对课程内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进行了优化整合,加大实践、实验实训比例。还对实训周进行创新教学,利用2周综合实训周进行项目教学――“平方花园”,在2周内从设计、材料购买、施工等环节进行系统实践,锻炼了学生分组团队协作及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实践证明,调整优化的课程Y构更好地适应了行业、企业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就业铺平了道路,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技能支撑[4]。

  3.4 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保障 目前园林专业实验实训设施齐备,拥有园林园林设计室、园林制图室、画室、插花与盆景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园林植物标本室、植物综合实验室、植物组培实验室、园林工程材料实验室、园林测量实训中心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而且还有较为先进的集教学、科研、“三农”服务和技术推广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现有阳光温室768m2,荫棚620m2,标准化微喷扦插池1 500m2,炼苗区17 000m2,标准组培准备室400m2,无菌操作室500m2,培养室600m2,占地11.33hm2的万竹园,占地1 000m2的地被园。还有占地4 000m2的精品树木园,这些实训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均为学生的技能实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校企合作开发、资源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本专业与省内30多家园林公司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坚强后盾。

  3.5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拓展学生就业和发展空间 当今社会,园林行业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养,一个综合型的技能型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岗位管理职责,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所以这几年来,本专业在注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积极通过多样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了多个锻炼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开发内在潜能的平台和空间。如鼓励学生参加美术作品展、辩论赛、知识竞赛、文体竞赛,参与水族造景协会、植物标本协会、盆景协会、组培协会等各种社团,义务及志愿劳动,配合市园林局的树干涂白、服务泰州市风筝节等,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特别是鼓励学生参加创业教育培训,积极主动进行大学生创业各种各样的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更锻炼了学生与他人协作、与人相处的技巧。当前社会是一个竞争愈来愈烈的社会,园林单位更愿意招聘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为了学生更好地工作与就业,必须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主动适应行业人才的需求。

  自2006年本专业开设以来,经过9a多的发展,现已有7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9.6%。麦克斯调查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情况反映状况良好,这也与园林专业一贯实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分不开的。实践证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社会实际,建立于行业需求,完善于企业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应现代社会对一线技术人员的需求。总之,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重大课题,关系到目前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工作[5],也是我们当前及今后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1]赵欣,李美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45-48.

  [2]王浩,苏同向,赵兵.聚点成面、以面拓展、强化核心-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体系的创新建[J].中国园林,2008,1:16-19.

  [3]陈秀波,丛慧影.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2:115-117.

  截止2016年,上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43028.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7.82平方米;行道树种类50多种,总量达100多万株。养护任务日渐繁重,建设重心向管养转变,是上海城市绿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迎接APEC会议、迎博办博、亚信峰会,以及实施党的十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在开展城市绿化整治与景观提升工作中,对绿化行业养护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

  目前,上海市绿化养护从业人员约为30000人以上。在市人社局领导下,全市有40多家培训机构开展绿化工等级培训,至今,绿化中高级工累积培训上万名。但理论多、实践少、学用脱节的学科式教育培训弊端日渐显现。

  2005年起,我们对全市近800家园林企业的10600名从业人员开展了《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宣贯培训,加之《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规程》、《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等一系列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出台,对生态养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各企业专业技术力量配备上,主要为绿化林业工程师1人、绿化养护师1人、绿化高级工3人、绿化中级工10人。绿化养护师作槭导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在养护现场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提升企业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实践中,绿化养护师、绿化高级养护师以把控绿地养护质量分别达到一、二级标准为目标。如何确保绿化养护师人才队伍的持续稳定,培养一支思想更好、技能更佳,更善于在绿地养护现场分析、解决疑难杂症问题,坚持开展绿地养护项目主持、科研、带徒传技,在企业人才培养中形成有机梯度,并按要求担任绿化养护师培训教学任务的技能领军人才,绿化高级养护师的培养便呼之欲出。

  在充分调研准备的基础上,2013年9月,上海绿化高级养护师研修班启动。为保证培训质量、名副其实,通过研修,提升学员绿化养护高技能能力与水平,具备教育培训能力,优化绿化养护师培训方案,推进上海绿化养护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和专家团队建设。

  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战略内涵,指导上海城市绿化生态养护的日常工作。

  二是结合上海绿化实际,能熟练地分析、评价上海绿化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有效对策。

  三是熟知上海园林绿化养护法规、绿地评价及有关技术标准;熟练在一线带队伍、解决养护实际问题。

  研修上海园林绿化常用植物,对绿地现场植物名称、主要习性说的出、讲的准;了解上海园林绿化植物潜在资源运用;掌握上海绿地科学养护规律及技术。

  能实地对园林绿地养护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诊断及评价,提出对策,科学制定养护管理技术方案,带领养护团队正确实施。

  聘请上海师范大学著名教授主讲,从教学规律、教学心理、教学方法、效果分析等方面对学员进行培养。

  聘请上海城市管理学院教授主讲绿化养护师如何明确教学目标、知晓备课方法、充分教案准备、讲义科学编写等。

  聘请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政策法规处专家主讲《城市绿化条例》、《上海市绿化条例》、《上海市绿化行政审核若干规定》、《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等重要法规。

  聘请上海辰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主讲,介绍上海辰山植物园在植物引种、新植物在上海园林绿化实践中的运用等,开拓学员们视野。

  聘请上海园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主讲,根据上海城市园林建设发展实际,主要运用的约300种园林植物在配置、生态、景观、养护等方面的表现。

  聘请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高级工程师主讲,为学员们详细解读《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等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聘请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高级工程师主讲,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上海园林绿化有害生物防控体系,上海园林绿化有害生物发生、表现规律及应对措施,上海园林植保网工作动态等等,尤其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强调防治有害生物工作中药剂使用的利弊把控。

  聘请上海世纪公园管理处高级工程师与上海园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一道,带领学员们在世纪公园现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