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体育园林发展论文范例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1-05 00:25:13    浏览:

[返回]

  开云体育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了尽快的进行工业的生产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问题,导致现阶段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最终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身体健康,为了使得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可以得到改善,相应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人员引入了园林景观规划理念,尝试让园林特有的生态平衡和回归自然的设计思想可以完好的融入到现代的城市建设当中。只要能够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那么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将会变得更为健康。

  想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首先要对可持续发展理念本身进行一个全面的探讨与深入的挖掘。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指的是在人类日常的发展过程中,按照科学合理的计划方式来进行自然资源的使用,使得相应的自然资源在满足现代人类发展的条件下得以长久持续的存在,使得人类后代也能够有充足的自然资源可以使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键点在于发展与可持续,换句话说自然资源的使用是为了进行人类社会的发展,倘若不进行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么自然资源的使用也就会变得没有意义。但如果一味的追求发展而不为未来进行考虑,那么很可能自然资源会在短时间出现枯竭,使得后期的发展无以为继,因此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关键点,要在可持续的状态中进行发展,又要在发展中顾虑到可持续的状态,只有进行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得人类日常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能够进行正常的生育繁衍,也只有如此,人类社会才能够与自然环境进行和解,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环境当中,进行日常的人类生活与工作。

  想要使得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就需要对现阶段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现阶段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譬如有,许多城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引入时,并没有深刻的认知到园林景观设计的深远意义。认为所谓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仅仅是为了进行城市建设的装饰,让城市看起来更具有生命力和活性,但实际上,园林植物本身是具有改善环境,改善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作用的,如果仅仅是将园林植物当作城市的装饰品,来进行日常的园林景观设计,那么是无法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在日常的城市建设中发挥其独到作用的。有些城市正是由于走入了园林景观设计的误区,将园林植物当作是城市介绍的装饰品,因此在园林植物种植完成后,并不会对园林植物的成长过程和状态进行仔细的了解与分析,而是希望能够顺应城市的规划与发展,进行合式园林植物的填充,因此一旦发现有关园林植物的使用和种植不符合现阶段城市建设的规划,那么就会进行相应园林植物的拔除,这样一来,原本城市建设中的自然生态环境,就会由于园林植物的频繁更替而受到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园林景观建设无法为城市发展带来正面效应,甚至导致原本的城市生态环境受到十分严重的破坏。

  还有一些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过于崇拜西方园林景观设计的思想,不顾现阶段目标城市建设的特征,照搬照抄外国典型的园林设计案例以及园林设计理念,这种园林设计方式不仅无法使得城市特色得到宣扬地域文化与民风民俗得到传承,很可能会使得整体的城市建设面貌产生一种怪异感,最终导致人民日常生活的舒适程度受到负面影响。实际上不同城市会有不同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历史,倘若以过于趋同的方式来进行不同城市的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最终可能无法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建设效果,还很可能会让人民群众对我国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产生误解,使得我国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审美无法得到传承和延续。

  还有一些园林设计者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虽然是按照目标城市本身的特征来进行园林设计规划的,但却没能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进行有关园林设计的完成。因此许多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装饰城市,进行文化传承的效果,却无法对城市原本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进行必要的纠正与缓解多宝体育。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并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身体健康也无法得到较为明显的保障,此时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并没有承担起进行城市环境改善与生态平衡维系的作用,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为了让未来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变得更为科学合理,有关技术研究者应当尝试采取必要的手段与措施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下文将对相应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务必要注重最终设计呈现的整体协调性,这里所谓的整体协调性指的是,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对目标城市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目标城市的人文历史风俗民情和城市定位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换句话说,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与城市发展中的这一系列因素相贴合。从多角度多方位出发,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综合考量,正确使得人民群众在最终的园林景观设计呈现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居住体验,并且,使得整体的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的发展完美契合,使得城市在园林景观设计完成之后,能够更具特色和记忆点。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可持续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之前,许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都不会根据目标城市本身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来进行个性化设计方案的制定,为了达到最为理想的设计效果,有些城市甚至会通过改变本身的自然环境来进行相应的园林景观设计,这种设计理念是不正确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最重要目标是为了使得城市建设与大自然发展能够更为贴合,倘若已改。造自然为前提来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那么其所设计出的内容就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最初理念相违背,因此想要进行更为优质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就必须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整,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够使得最终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更具生命力,使得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功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例如有些城市其地理位置和环境价位特殊,周边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或是周边有连绵不绝的丘陵。这些城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就应当充分利用城市先天存在的自然环境,来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拟定。只有如此,所设计出的城市园林景观才能够更为自然,更符合当地的气候发展条件以及自然生态环境。

  虽然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带有较为传统的园林审美理念,但这并不妨碍在现代城市中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进行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使用。譬如有关园林设计者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可以尝试使用新型的环保材料来进行相应景观的搭建,这类新型的环保材料不仅不会对周遭的环境产生十分严重的破坏,还能够有效的保障城市民众的身体健康。又譬如在进行某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利用可持续发展技术来进行一些自然资源的反复使用。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过程中,有研究者研制出了雨水重复收集系统,在进行景观设计时,相应设计者可以尝试使用这类系统来进行城市降水的收集和反复使用,这样一来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率就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这也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由于不同城市会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多宝体育,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来尝试将园林设计理念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够设计出较为贴合该地历史文物风俗的园林设计风格。实际上园林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环境保护的措施,更是一种宣扬城市文化与地域文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可以让各地域的城市特色获得更为明显的呈现,这不仅能够让当地的人民群众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还能够使得各地区城市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旅游文化的宣传,这也是一种提升城市经济发展速率,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

  中国园林跨越了几千年发展历程,承载着人类通过风水、风土和风情对园林的思索和实践多宝体育、依赖与信仰。从古代诗人的“诗意栖居”到现代社会的“花园城市”,园林已成为人们的信仰追求和精神的寄托。刘滨谊在《学科质性分析与发展体系建构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思考》一文中提到守住自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底线”;为生态文明预测愿景、提出梦想、确定目标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担当”;协调多学科专业,保护人居环境是风景园林学科的“角色”[1]。随着文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园林城市得到越来越多关注,而其相关学科(园林生态学等)也日益受到重视[2]。文献计量学是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科技文献外部表征,进而揭示学术研究活动特征,已广泛地应用于多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规律探索中[3~4]。随着园林相关研究主题的深化和内容的丰富,学者们对研究领域易依赖自身经验,产生认知偏差,不能客观公正地深入剖析相关主题和内容。针对此问题,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通过文本数据方式,用可视化图谱展现研究领域的演变趋势和发展进程。顾至欣等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国内关于苏州古典园林为主题的1154篇文献,发现其主要研究领域是遗产保护与管理、园林史与园林比较、园林文化与特色、园林意境与审美等,其研究趋势的关键词是“融合”“溯源”和“深化”[5]。王艳婷等也采用该方法可视化分析西蜀园林的研究状况,结果发现园林历史与发展、园林美学与意境、园林文化与特性、造园要素与景观和旅游开发是其主要研究主题,“追根”“交融”和“升华”是研究趋势的根本[6]。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核心期刊《中国园林》2003~2019年间的文献记录,为学者梳理研究概况、分析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

  《中国园林》作为在国内外发行的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理论性核心期刊,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学科前沿,主要刊登风景园林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等内容。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文献来源《中国园林》的相关期刊论文,数据采集时间为2003~2019年,并清理无关数据如“刊首语”等导出“Refworks”文献格式,除重(RemoveDuplicates)导入的数据得到4719条文献记录。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分析《中国园林》核心期刊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2.1期刊引文分析。期刊引文是文献的重要组成,分析期刊的引文有助于研究主题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文献受关注程度和价值的体现则可从引文频次看出。研究结果表明,引用频次最高的为多义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林箐和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合作在2005年发表的“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一文,被引频次达到896次。该文从地域特征与历史园林、地域特征与现代风景园林和突出地域特征的设计实践3个方面,阐述了地域特征对园林风格的形成和规划设计有重要影响。并提出了不仅可以将天然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多宝体育,还可以将更广阔的自然(田园和国土)作为对象形成设计语言[7]。同济大学王云才的“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被引频次为781次,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乡村景观意象、景观功能区、人类聚居环境等乡村景观规划核心[8]。该文献的高被引次数也印证了我国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发展。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制造业在城市中遗留的具有较大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工业废弃地也被提上议程,针对这一棘手难题,王向荣等通过“生态”“艺术”和“后现代”的景观设计思想提出整体保留、部分保留和构件保留3种方式设计废弃工业建筑、构筑物和工业设施[9]。

  2.2关键词突现分析。以4719条文献记录为分析对象,设置“YearPerSlice=1”,调整“Burstness”中的关键词持续时间“Mini-mumDuration”,当2003~2019年“MinimumDuration”为1时,共有120个关键词突现点。在17年间共有28个关键词只出现了1次,如2017年的“无锡近代园林”“荒野”等,说明这类关键词的主题没有持续性;有3个关键词持续出现长达8年,分别是2003~2010年的“生态”、2004~2011年的“湿地”和2011~2019年的“风景园林学”。关键词突现出现的持续时间集中分布在6年内,持续时间为2年的关键词突现为最多的35个。关键词突现时间的改变也说明研究主题的变化,从时间持续性上看,大约6年在《中国园林》期刊中的主题有较大变化。而研究主题的变化也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2017年出现的“大数据”“空间分布”“生态修复”“城市公园”“微气候”“生态智慧”等也契合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研究热点。

  2.3研究热点时序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关键词突现网络,按照相关度抽取关键词,并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序图(如图2、3)。图谱中不同聚类由平行轴线代表,不同关键词频次由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首次出现年份由位置代表[5]。由图2和图3可知,《中国园林》期刊突现关键词共分为15个大类,包括“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人文”“地理信息系统”“岭南水乡”“香蜜公园”等。对“园林植物”大类主要有植被修复、堆肥、调查、光照强度等关键词,主题方向为园林中各种植物的研究;对“风景园林”主题,期刊更多关注的是植物景观、水生植物、康复花园、苏州古典园林、世园会等方面。从关键词聚类分析可知,《中国园林》期刊更多的是关注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和世界遗产等,更多赋予园林以人文思想,并向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强调对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也是近年来各高校顺应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除了在知识内核上作出相应调整外,外在硬件的个性化调整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顺应高校园林的时展趋势,结合当下高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环境作出高校园林设计的个性化分析。

  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是核心。高校的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园林设计也就成为高校建设的支架。园林设计的最基础材料就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自然的、朴实的、简单的存在的[1],在高校园林设计中要想利用好这些自然淳朴的材料就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别是针对高校中的自然环境,这里的环境欣赏者本身就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准和对美的绝对渴望。所以,对自然环境的设计就不同于其他园林设计,这里要体现写意般的美感,用较高的审美标准及严苛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自然景观的美感。千篇一律的简单规整显然是满足不了以上较高的要求,所以本文提出以功能性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形式的改变。比如对区域的划分,着重强调实用性为准。自然交通道路更是有很大的个性化文章可作,这是一个校园的灵魂所在,是校园园林建设“不起眼”的关键。所谓这“不起眼”是因为它不以自我存在为主导,它不是一道主要的风景线,但却联系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每处风景,可以是林荫路,可以是鹅卵石道,无论怎样的存在都是设计和建设中的关键一笔,而结合校园交通建设更需要个性化的体现。所以这些自然景观的建设设计如进行个性化的释放,那么基础的色彩就不同于其他了,也为整体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环境服务于人,风景服务于人,园林也服务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美的形式呈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2]。大量的实验和报告指出环境与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特定的高校人文环境下,园林的设计要结合不同的高校文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每个高校都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校园校规,这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标识,也为我们园林设计提供了明确的风向标[3]。落实到具体,其中主要对象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他们是这个环境下的主要人文因素。这个时期的青年人的文化基础较高,情感较开放,对外界环境的关注度也较高。因此,营造出个性的环境园林空间更适于这样的群体因素。相对于这个大的群体因素,还有教职工及外来人员的这样的小众群体因素存在。与学生因素相比,这个群体的构成就更为复杂了,教职工普遍对文化诉求的需求会更加高于学生。因此,细节的考究对于该人群受众比较有针对性。而外来人员是开放的,不可预估的,从功能上整体考虑,服务性是他们的主要诉求[4]。综合考虑各个群体,更能体现全方位的个性化设计。

  地域是不同的区域划分,不仅仅是行政的划分,还是地理的划分,气候的划分,文化的划分,更是综合因素的划分。地域的差异性在高校的园林设计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拿差异较大的南北之分来说,南方文化起源早,历史长河绵延,滋养孕育出许多小巧灵活,布局巧妙的精致建筑,四处洋溢着灵动的美感,她们娟秀,细腻静默的沉浸在历史的轴卷中。北方的建筑风格则刚好相反,粗狂豪放,鲜明的四季让浓墨重彩在这里显得格外相得益彰,比如长春,就选择了更加热烈的表达,让富丽堂皇裹住了花草的凋零。所以,像苏州园林式的建筑风格就不适合于哈尔滨这个浪漫的东方小巴黎之上。这种地域的个性化在高校园林设计的个性化当中也是不可小觑的[5]。

  高校园林设计只有打破禁锢,以人为本,从需求中寻发展,从现状上看本质,综合打造环境、人文、地域个性化特色设计,未来的人才才有良好的发展硬件条件,校园的园林设计也才能更加满足时展的需要。

  [3]韩春妮.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与景观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硕士论文,2009.

  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等有着很高的要求。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和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履职能力。近年来,高校扩招、就业趋紧、网络发展等多种因素导致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整体水平下滑,迫切需要园林教育界加以重视并作出反应。

  选题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目前,全国各地房地产比较热,因此很多指导教师提供的选题过于集中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相互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实,此类设计题目因为建筑、道路等格局基本定型,可供学生发挥的空间有限,有些沦为简单的种植设计;②很多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题目是虚拟的,与实际脱节;③重复上届的设计题目,或者略加变通,这就可能造成复制拷盘等作弊现象;④有些学校允许学生自主确定设计题目,但又缺乏监管,导致很多学生将实习期间在实习单位的设计作品,充作自己的设计,可能并非其本人独立完成;⑤部分学校在选题环节仅仅是要求指导教师提供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而并没有提交设计基础现状图存档保存,这就给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提供了机会。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带来了空前的冲击,这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①通过互联网可以查找到海量的图片,其中不乏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或者是已经施工完成的实例,造成很多学生不去花时间认真设计,转而到网络上抄袭设计,将一个个小的局部设计七拼八凑到一起,可能根本没有考虑其整体性,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设计基址;②在园林设计领域,如果用现有的图片资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一般称之为设计意向图。在20世纪80~90年代,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主要依靠手工作图,意向图使用得很少,而现在,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常见大量的设计意向图,可能有的学生答辩的图纸有10多幅,其中大部分是意向图,这种趋势非常危险;③网络信息技术使学生可以方便地通过扫描、手机拍摄、拷盘、电子邮件等方式来投机取巧,减少自己在毕业设计上时间和精力的投入;④现在有很多网站可以提供一整套的园林设计图,例如筑龙网、园林人资料、土木工程网等,可能会有学生直接从这些网站下载全套园林设计图,来充作自己的设计。

  大多数学校举行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答辩的时间在11月中旬,在此之后,部分学生会留在学校里考研、考公务员,大部分学生会找工作单位或找单位实习,然后学生们会在次年4月底5月初集中返回学校,毕业设计答辩的时间是6月上旬或中旬,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完成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时间是在5月份。在学生开题报告答辩之后,4月底5月初返校期间,学校对学生的监管比较困难,毕业设计监管的黄金时间正是5月份,可惜,很多学校基本上缺少监管。由于学生多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完成毕业设计,他们会在寝室里或公共自习室里做设计,学校的制图室是供手工绘图的,电脑辅助设计是供电脑辅助设计教学用的,因此很多学校没有便于监管学生进行集中开展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室,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有些指导教师没有尽到应尽的指导责任,放任自流,而指导教师是天然的监管者,但学生没有将主要精力用于做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一般都有辅导教师,可惜很多学校设立辅导教师只是挂个名,没有真正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等于失去了辅导教师层面的监管。

  答辩环节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从目标管理的角度,就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①没有人对毕业设计的真实性把关。对于毕业论文,可以采取论文来审查论文的真实性。而毕业设计,其主要作品是图纸,目前还没有技术手段进行或进行真实性甄别,就必须有学院组建专门的委员会进行真实性审查,也可以建立毕业设计作弊的举报制度,但很多学校没有这样做;②毕业设计答辩的文本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各种类型的设计具有相通性,因此设计说明书在文字上重复率较高。可能很多学生的设计文本并非自己所写,而是从所谓的模板拷贝而来,再稍加修改而成,这个问题很严重,不论这个模板是网上下载的,还是指导教师提供的;③毕业设计答辩之后,一般每个答辩小组会有2名左右的学生进入争议答辩,可惜很多学校毕业设计答辩要求比较正规,但是到了争议答辩环节,就成了放水送人情,常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学生认为毕业设计不必太认真,反正做好做坏都会通过。因此毕业设计答辩和争议答辩必须动真格,不能最终人人都通过。

  即主动聘用社会上在园林设计、施工组织方面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并参与毕业设计答辩,以弥补校内多数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指导教师要结合园林专业的特点和实际,可以从园林建筑设计、公园设计、居住小区环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滨水绿地设计、风景区设计、休闲农业园设计、湿地公园设计、屋顶花园设计等多方面拟定题目,也可以是关于施工组织、工程概预算、园林养护等方面拟题,题目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鼓励申报创新型题目。要杜绝陈年旧题、减少或不用虚拟题目,鼓励学生自主选题,但要避免弄虚作假。

  依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进度计划,学生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任务。完成后,交由指导教师进行检查并确认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任务,每一阶段的任务学生可提前完成,但无特殊原因不能拖延进度,无故拖延进度者将受到警告、严重警告、成绩降级等惩处。对于在校内做设计的学生,指导教师要进行严格的考勤,每次指导后,应详细记录指导的时间、地点、具体内容、学生进度情况等,这样可确保学生能有足够的设计时间,也对学生起着督促、警醒作用。对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指导老师需确定每周的联系时间,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设计进度,学生也可将已完成的设计传送进行检查,回答指导教师所提问题以确保该设计是由学生独自完成[1]。

  真实性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引入设计进程图。借鉴工程中的进程图概念,这里的进程图是指学生在电脑辅助设计制图完成到50%~75%时,将其利用Autocad、Photoshop、3Ds-max、Sketchup等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图件保存为JPG格式文件,在毕业设计答辩时,作为设计图件真实性的证明,在答辩汇报的PPT文档中展示。因为设计进程图是未完成的设计图,在网上不能下载,也很难通过成品图纸逆向操作形成,这样就可以在技术上基本保证设计图纸的真实性,至少不是扫描、拷盘、下载等方式获得。当然,加强真实性管理还可以辅助其他手段,比如强制学生及其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在真实性承诺书或保证书上签字,另外,还要求不少于一定比例的同班同学提供真实性证明并签名,这样可以在心理、道德、信用层面威慑作弊行为[2]。另外,还可以建立健全的作弊举报制度。很多学校的举报制度形同虚设,就是因为大家都怕得罪人,即使得罪人了最后还是放水通过,毫无意义。

  毕业设计答辩是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毕业答辩可以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考查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设计工作和成绩的能力。在答辩环节,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末尾淘汰制度或类似制度,不能设计做得好与坏,人人都能过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认真做设计。指导教师认真指导,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上述内容,以及前面没有谈到的一些次要问题,都需要建立有章可循的规范化制度,这样让学生、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对自己的责任、职责、义务、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都能心知肚明,使毕业设计真正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提高本校毕业设计工作管理水平,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很多因素导致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下降,要扭转这种趋势,必须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加强过程管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院系建立制度化的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也有助于实现毕业设计的公平公正,释放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针对目前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为做好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1朱元恩.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5(12)

  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仍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且缺少植物景观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内容,学生很难想象出园林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效果。虽然部分教师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群落特征和景观效果,但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少板书,导致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速度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忆。长时间处于多媒体教学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僵化影响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名称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多数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都以生态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缺少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教学中所强调的景观美学、空间构成等内容,同时存在着重视理论内容的讲授,缺乏对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的重视。多数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验、实践课程仍停留在写实验报告和实习论文等传统方式上,与“城市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相关教学内容缺少联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杨学成等将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为6个字,即“引导示范实作”,并指出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能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农业类院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多具有园林、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林学、果树学、园艺学等专业背景,缺少园林设计专业背景,所以园林项目方案的设计水平与表现能力不是很强,授课中难以利用手绘形式或电脑辅助制图的方式来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具体引导与示范操作。多数授课教师都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视为园林植物教学的范畴,只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无法用图示语言讲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

  授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缺少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战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中的很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都是虚拟的,任务书中缺少对设计项目场地环境的界定,没有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阶段的评图训练。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除了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技法掌握得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承担复杂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只能完成简单的方案描图和景观建模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风景园林本科生的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的设计能力,这一做法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农业类院校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对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和平面构成讲授不够深入,学生作业显示在平面线条、空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可借鉴工科院校的授课形式,在突出地形、道路、水系、建筑小品等影响景观规划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园林植物这种软质景观要素参与方案的平面构成和空间塑造,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植物只能成为景观“配角”的问题。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涉及植物规划、植物设计、植物种植及成果表达等4个方面,设计尺度包括宏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观的绿地景观设计和微观的植物种植设计。为了较好地完成课程作业,学生应具备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能力。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中建立配套课程群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和“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3门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统筹安排。教学中以城市居住区为设计对象,在完成居住区规划、居住区场地设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多宝体育、宅间和宅旁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等内容,形成“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新体系。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植物分类知识和空间塑造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植物景观的空间感知,课程组编写了一系列多媒体网络课件,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积极采用AutoCAD、3DStudioMAX、PhotoShop、SketchUp等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制图软件来完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等各种过程。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的组合模式和空间效果。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VR软件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展示不同类型场地、不同设计阶段的植物景观设计效果。虚拟与现实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设计的积极性,提升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学院与哈尔滨多家园林公司和部门开展了密切合作,为本科学生的绿化实习提供了基地。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4种项目教学方法。

  在没有具体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多途径搜集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厂矿、机关等一些典型绿地的图文资料,编写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教学任务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虚拟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授课教师将自己主持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参与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补充设计等阶段内容的讲授,并安排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各阶段的进度安排和成果要求,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去广泛查阅国内外植物景观的经典案例,对比分析各经典案例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在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电脑和手绘形式进行植物景观节点的临摹,并以汇报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解读能力。

  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验课的考评多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实习论文等为主要内容,这种考评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力,教师采用了互评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点评其他同学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增强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的鉴别能力与方案点评技巧。

  在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逐形成了“以研促改、教研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授课教师申报了多项横向、纵向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了部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授权专利3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科研成果。同时科研成果提升了授课教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种从教学中来,凝练为科研方向,形成科研成果,最终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耦合发展,促进了教学效果。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中的园林景观建设,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能够设计出优质的园林景观建筑,园林景观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对改善城市生存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还存在规划认识不科学、设计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下文就具体来分析存在的问题。

  园林规划属于一门工艺艺术,在规划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性与规律性,比如,需要遵循生物学当中种类的多样性原则,注重客观规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目前对城市的建设大部分都是考虑眼前的利益,并没有真正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对环境与资源还是考虑不周全,导致植物与树木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进一步降低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质量。而且我国城市景观规划的水平较低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过分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城市规划设计缺乏科学的依据,有待改进与完善。此外,我国对城市景观规划这个行业一直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城市景观的管理处于比较松懈的状态,在教育方面,很多高校并没开设有关城市景观规划的课程,这直接地导致学校没有为社会充分输出城市景观规划这方面的人才,在现阶相关从业人员都是按照传统的设计理念进行工作,这些人没有足够的热情与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加之城市景观的理论与技术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导致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此外,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师素养有待提高,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往往重理论,忽视一些客观条件,并且设计理念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对自然因素综合考虑,从而使园林景观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园林设计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工艺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自身居住的周边环境与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中,要积极融入艺术视觉元素,并且以人为本是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满足让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兼顾经济成本。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要在成本控制与审美水平之间寻找平衡点,还必须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既要保证园林景观具有良好的审美性,又不可以铺张浪费,对园林景观建设的各个环节与各个阶段进行成本控制与监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表现在园林景观表面的形式和艺术上,在园林的实施建造的技术上也可以表现出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园林景观方案设计突破传统设计过分强调景物的观赏性作用。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主要是在实现景物观赏性作用的同时,又要实现小区绿地满足人们基本娱乐休息的需求,最终达到经济性与艺术性的协调统一,满足当代园林建设发展需求。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当地的发展需求与城市特色,做好调研基础之上,提升建设效率与水平,提升园林设计的艺术性与经济性。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与城市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色彩要素,真正建设属于城市地标的园林景观,发挥城市文化与生态效益。通过艺术的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植物的本身具有的自然更美,从色彩角度出发,当前很多设计人员认为城市园林设计的基本色彩是以绿色为中心,不需要进行其他的创新空间,产生这种想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是不科学的。色彩是人们接触事物的第一感觉,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进程中,经常会将花朵、水塘以及庭廊等多种色彩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并且保持植物原有的状态下利用新颖的手法进行创意,创造出更加美丽的植物景观来供人们观赏或者使用,这不仅没有破坏植物性能,而且在保持植物自然美的同时更好地周边环境相结合,自然美与工艺美相互融合,使各个色彩要素相得益彰,又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体的生态效应,进而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丰富性与层次性。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还必须要满足人们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将其深入的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根据不同层次与不同年龄人的活动特点,明确划分功能区,以此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1]。例如,谋花园设计采用中式景观设计风格,在坚持以人为本设计原则基础之上,将各种色彩要素有机结合,并且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的功能、局部气氛的创造以及整体构造等,比如假山、小桥流水、亲水平台等,以色彩要素与简单的设计风格为主,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科学性与层次性,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比较复杂、综合性较强的领域,在设计实践中,经常会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比如现代艺术、生物、自然科学等不同科学知识。在开展设计工作实践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创新设计意识,整合设计要素。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无限的效力,给人们呈现出美好的视觉效果,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科学规划、巧妙构思。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选址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地形变化辅助园林景观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添加更多的元素,与现代艺术相融合,既体现出传统的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人们的需求,给人以心灵上的熏陶与升华,注重生态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所以在城市规划中有自己的应用原则与应用方法,有效发挥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从整体格局出发,统筹兼顾,既要考虑到园林的空间效果,又要考虑到园林中的其他元素,对各项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最佳的组合效果。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园林内部布局的协调性,每个元素都可以进行有效配置。将现代艺术与园林设计恰当融合,发挥其积极效力与作用。园林景观设计师要积极创新,开拓思维,积极引入多种设计元素,从而提升设计的层次性与丰富性,满足受众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在融入多种艺术设计要素过程中,城市景观设计要突破传统设计理念与思维模式,在景观设计中综合分析各类要素并加入多种载体要素,实现多元化设计目标,遵循城市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结合城市发展特征与发展需求,兼顾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提升城市文化性,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打造城市品牌。

  综上所述,文章就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设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要用发展与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实事求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建设管理工作[A].2017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

  [2]合肥市环城公园人事园容管理制度改革浅谈[A].中国公园协会2001年论文集[C].2017.

  在现有的《园林建筑设计》教材中,存在着理论过于陈旧,案例过少,过旧且新颖度不够,缺少必要的设计图纸分析与理论介绍,尤其是没有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材,理论过于倾向研究型,缺少有代表性、有影响的项目案例介绍。学生渴望学习到的新兴的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就更少了。

  《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教师都是占据主导,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中基本都是首先教师理论讲解,然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设计作业,然后是教师批改作业,最后是作业反馈。学生进行设计,凭空想象,理解力有了,但空间想象力没有,接触的设计案例很少,由于缺少教师理论结合案例的讲解分析,学生往往面对着教师的作业愁眉不展,无从下手,即使心里有设计思路,由于积累不够,实践少,还是无法转换成设计图纸,完成作业。

  由于教学主导是老师,学生很少参与教学,往往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不浓,作业往往是潦草应付。

  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书籍和论文,汲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积累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并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先进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思维方式和科研成果。那么学生就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从而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

  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第一个设计课,不应将课程内容局限在建筑设计,而应推演到景观设计。从而为园林规划设计奠定良好的设计基础。基于风景园林学科教学的建筑设计,更为强调外部因素对建筑本体的影响,建筑是因环境因素生成的,它与场地、交通、绿化等现实问题息息相关,即设计结合自然。正因如此,园林建筑设计特别强调对环境设计的考虑,要求学生一方面运用景墙、花架、廊柱、花坛等设计外环境,补充建筑外形的不足,增加立面上的高低错落和虚实掩映的效果。另一方面,建议运用庭院设计将建筑化整为零,以便更好地突显外部环境设计。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研究与设计一直是园林专业的特色,又是传统园林重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因为其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而历久弥新,依然焕发着古老的魅力和活力。对于学习园林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需要继承并发扬的。通过分析背后硬传统(建构、材料)与软传统(文化、历史),使学生理解传统建筑的设计意匠与审美取向,一方面提升专业修养和素质;另一方面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能力。学生能够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汲取营养,再现传统,更富有创新力。从而使得设计作品更有内涵更有深度。

  运用多媒体方式,采用课堂理论讲述、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介绍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增加学生对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运用。精选设计案例介绍大师建筑设计作品,如贝聿铭的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等,进行案例分析示范,从而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实践教学包括外出实习、实习现场拍照分析、实地测绘、制作模型,课堂评图、改图等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能力。此外,通过应用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搜集资料,学习经典建筑案例,分析建筑设计平、立、剖面,提高学生园林建筑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建筑设计能力、模型制作能力。采取案例分析(进行优秀案例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进行方案汇报)、反馈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结合设计作业开展模型制作竞赛,并在校内展览。通过作品展览,为学生构建展示自身设计实力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勉励学生发展,以此丰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实现了资源上网,包括教学课件,教师的案例分析,教案大纲等。并提供了教学辅导,包括考核试卷,设计论文、设计文本、专业书的参考,尤其是学生的优秀作业,模型制作照片等都可供同学下载,并参考学习。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便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当然网络资源需要进一步更新。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案例分析的解读,提升了学生的设计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更重要的,通过亲自制作建筑模型,对比方案设计图,可以很好地调整构思,弥补不足,并完善设计内容,通过模型制作将设计内容真实的表达出来,学生表现出浓郁的兴趣,积极探索,最终使得设计作品臻于完善。通过制作模型展览,同学们的建筑设计能力大幅提高,展览的效果很好,获得广大师生和领导的好评。

  通过搜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绘制图纸构思设计,制作模型并展示作品,学生的创作灵感被激发出来。设计作品风格多样,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设计作品注重建筑与外部环境的设计。部分同学尝试再现传统,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元素表现建筑设计;部分同学采用现代的集中式的建筑布局,或有小庭院,但立面上注重虚实掩映,高低错落。建筑设计外形丰富,尤其是屋顶设计,表现出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园林,就是利用改造地形、营造建筑、种植花木、布置园路等方式,创造出和谐的自然人文环境。我国园林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受到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古典园林的建筑形式享誉世界。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园林建筑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类的需求,风景园林开始向着多样化、规模化和科技化方向发展,许多设计上的问题随着园林的发展开始显露出来,因此,园林建设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对这些问题予以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风景园林设计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园林工程质量,创造和谐的宜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应当真实体现出城市的风貌,然而,目前风景园林建设缺乏应有的创造性,盲目跟风、模仿现象严重。过分注重园林外观的华丽和色彩的多变,忽视了园林工程建设的本质目标。在树种的选择上,盲目照搬,大面积引进外地品种或昂贵品种,忽视对本土植物的利用,导致园林树木成活率低,无法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草坪的建设上,引进名贵草种进行建设,导致草坪养护成本过高、养护难度大,这就使得草坪不再是人们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而变成了禁区,背离了风景园林建设的初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一些相关政府部门为了政绩,不顾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拓宽马路、修建景观大道,违背了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划,反而导致城市交通的拥堵。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1)一些园林建设企业为了减少施工成本,往往选择不够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这些设计单位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通常只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没有对风景园林建设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不仅降低了园林的观赏性,而且增加了后期的维护成本。2)缺少科学性也是当前园林设计的突出问题之一。只重视设计的观赏性,不考虑施工的可行性,造成施工难题;没有对土地情况和周围生态环境进行细致的考察,在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些都是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的表现,从而导致风景园林建设工程无法发挥其正常功能,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城市建设的需要[1]。

  1)一些政府部门为了自己的政绩,大力建设城市广场、沿江绿化带等大型风景园林工程,这些工程在建设之前没有进行细致合理的考察和规划,设计仓促,施工时间短,导致工程建设潦草敷衍,这些面子工程忽略了园林设计的人性化原则,没有真正考虑到人的使用需求。2)一些领导者个人意识过强,过分干预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限制了专业设计人员对园林的规划和设计,影响园林建设的最终效果,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部门对于园林工程建设往往一手掌握,群众参与程度较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也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在园林建设过程中缺少公众的参与,使得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降低,缺少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利于我国园林事业的进步和发展[2]。

  虽然,传统园林设计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但是,传统园林设计中“天人合一”等思想,在现代园林建设过程中依然值得借鉴和学习。因此,将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尽管难度很大,但可以对传统园林设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丰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内容,为当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注入更多人文因素,从而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地相处。

  1)要想进行高质量的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是设计者不可缺少的。因此,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学科建设,培养一大批具备专业技能的园林设计工作者。2)除了深厚的学科基础和必要的艺术审美,优秀设计者还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因此,加强设计师职业培养同样十分重要。只有这样,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才能全面考虑到人和城市发展的真实需要,从而使园林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3)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前,设计师还需要进行全面考察,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并且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城市的真正发展需求开展设计工作[3]。

  要做好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城市建设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同样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还要按照科学性的原则开展行政管理工作。1)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端正工作态度,克服盲目建设行为。在开展风景园林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土地,保护周围生态环境,推动城市与园林的和谐发展。2)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因此,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需要对城市建设进行理性的行政指导,将园林工程建设嵌入城市区域环境中,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克服盲目跟风和浮躁心理,反对商业化炒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综合性创作路线推动全民参与园林建设

  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人民服务的。因此,推动广大群众参与园林建设,收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可以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更满足人民需求的风景园林工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高人民群众对园林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可以加强对设计者和管理者的监督,从而减少设计上和决策上的错误出现。

  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还处在发展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园林设计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对园林设计工作重视起来,根据目前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和改善。设计人员需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园林设计上要以人为本,注重景观的协调性,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科学合理地组织指导工作,从而形成完善的园林设计体系,满足人们真正的需求,促进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董璐璐.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140.

  [2]吴丽,弓弼.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2(1):104-105.

  [3]向文艳.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0):120-121.

搜索